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月25日上午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大会还将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农业农村频道、中文国际频道、4K超高清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各外语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湾区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等频率将进行现场直播;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媒体平台将同步直播。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合力攻坚,开辟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扶贫战略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与时俱进。
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推进,东部9省市14个城市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第一次实现对民族自治州和西部贫困程度深的市州全覆盖。在宁夏,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亲自推动建设并命名的生态移民村——闽宁村,如今已发展成为6万多人的闽宁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民主党派、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等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实现了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到2020年底,307个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592个贫困县,全部如期脱贫摘帽。
人民军队传承发扬为民爱民的优良传统,就近、就地定点帮扶4100个贫困村,助力92.4万贫困乡亲摆脱贫困,开启新程,书写了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参与的民营企业达12.7万家,帮扶贫困村7.32万个,开辟了民营企业扶贫的中国道路。
举国合力,众志成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2889万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延伸到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域,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对贫困县实现全覆盖。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华社今天(2月24日)播发长篇通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记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伟大历程。
文章说,在这场脱贫攻坚伟大决战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历史视野和深厚人民情怀,勇担使命,掌舵领航,挂帅出征。亿万人民齐心协力,攻城拔寨,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共同书写了伟大传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规划纲要》围绕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明确,一是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二是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29万公里左右;三是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四是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
《规划纲要》就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等作出具体规划,并围绕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提出目标和任务,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资源支撑、资金保障、实施管理。
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主席会议24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开展民主监督工作计划。汪洋强调,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全国政协将紧扣“十四五”规划实施持续开展协商式监督,对于提升政协民主监督效能、发挥好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要充分运用政协民主监督平台优势,把协商民主理念贯穿于监督全过程,形成具有政协特色的协商式监督新实践。
会议听取了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筹备工作情况的汇报。汪洋强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开好今年的两会,对于统一思想、鼓舞干劲、汇聚力量、共克时艰十分重要。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开好全国两会的决策部署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周密组织,扎实筹备,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弘扬团结向上正能量,持之以恒改进会风,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李斌等就有关议题作了传达、说明和汇报。
主席会议举行了2021年第一次集体学习,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应邀作题为《做好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报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月24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通知》强调,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同学习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结合起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就,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我们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述摘编》共计141段论述。分别摘自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报告、谈话、批示和书信等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2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题目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
文章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承担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率先垂范,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今晚(2月24日)继续在央视综合频道20点档播出。第七集《自强不息日日新》以创新为主题,选取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力,行之所以奋也”等典故,讲述我国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生动阐述和解读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八集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从2月18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总台通过44种语言融媒体编译播发,引发国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和积极反响。
《摆脱贫困》专题片全景呈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恢弘历史进程。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越南、印尼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媒体对该片进行转播和报道。其中,美联社、雅虎财经转引总台CGTN特稿《摆脱贫困,中国领导人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中国特有的扶贫道路》,德国《欧洲时报》网站、日本资讯门户网站等多国媒体刊发《摆脱贫困》专题片相关新闻及精编版视频。
与此同时,总台还充分发挥全球五大区域合作机制作用,向世界媒体用户进行内容推送。截至昨晚(2月23日),海外受众达到2.1亿人次。海外网友留言:“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人,他深知,人民才是国家最珍贵的财产。”“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最前沿,中国的发展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八集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七集《命运与共》今晚(2月24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21:00档首播。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的扶贫脱贫方略、经验和实践成果赢得世界瞩目,并被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借鉴和分享。中国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今天(2月24日)早上6时29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
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的火星停泊轨道是一条距离火星最近280公里、最远5.9万公里的椭圆形轨道,环绕火星一周需两个火星日,也就是约49个小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该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上的7台探测设备将全部开机,展开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已在轨飞行215天,距离地球2.12亿公里。2021年2月10日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于2月15日实施了远火点轨道平面机动,2月20日实施了第二次近火制动,目前设备状态正常,各项飞控工作正常开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2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负责人介绍,2020年我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达54.3%,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是全球唯一实现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近1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今天(2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2021年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并启动“天网2021”行动,开展重点案件集中攻坚。对近年出逃、县处级以上、涉案金额较大、政治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外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持续加大对金融、国企、政法和民生领域外逃腐败分子追逃追赃力度,做到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其中,国家监委牵头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公安部开展“猎狐”专项行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开展预防、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追赃专项行动;中央组织部会同公安部等开展违规办理和持有多个居民身份证件、因私出国(境)证件治理等工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气候转暖,各地抢抓农时,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眼下正是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在江苏,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户做好冬小麦的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在安徽颍上,几台大型自走式喷灌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加紧对冬小麦进行田间管理。
在河北邯郸成安县,农户们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对3万亩耕地进行整地备耕,浇水施肥。这两天,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春茶进入采摘关键期。在四川峨眉山双福镇安全村,碧绿的茶树漫山遍野,茶农们抓住农时采摘新茶。
截至目前,广东江门投入农机具3万台套,水稻机耕率接近100%;陕西全省抗旱春灌农田超过55万亩;江西省已储备早稻种子1440.5万公斤,月底前可全部到位。
春耕备耕,物资先行。在浙江长兴,当地根据需求提前储备5000多吨各类化肥,供应到全县230家农资网点;在黑龙江,当地利用铁路专用线等资源,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化肥等涉农物资运输,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2月24日)通报,2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截至2月23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370例。2月23日0—24时,新增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9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今年首批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下达了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金额达到296.93亿元。资金将用于支持5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今天启动
今天(2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2021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全国统一的“首违不罚”涉税事项清单等10大类100条便民税费服务措施,年底前还将基本实现企业税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税费事项掌上办理。
2020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6%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今天(2月24日)发布,2020年我国机械工业全年生产回稳向好,主要指标增速超过预期。2020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6%,分别高于全年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3.2和2.6个百分点。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
今天(2月24日)10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天(2月24日)召开《典籍里的中国》创作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典籍里的中国》是总台探索传统经典当代化传播的又一次有益尝试,节目以创新的手法,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面的中国人看到了我们辉煌的过往,并且被深深吸引,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让更多人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还有学者认为,《典籍里的中国》创造了一种经典诠释和知识传播的全新方式,是典籍、科学和文化创新的完美组合。
鲜花盛开春意浓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在金沙江畔的云南绥江,10万亩李花迎春绽放,扮靓了田野山间;江西万安的油菜花最近进入盛花期,吸引游客踏青赏景;在安徽合肥,樱花挂满枝头,人们置身花海,感受春天的气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1419939例,累计死亡病例2470772例。
截至北京时间今天(2月24日)16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到28261585例,累计死亡病例达502660例。23日新增确诊病例69828例,新增死亡病例2284例。
美国死亡病例种族差异明显
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在美国新冠肺炎患者中,非洲裔的死亡率大约是白人的两倍,拉美裔的死亡率是白人的2.3倍,而原住民的死亡率则是白人的2.4倍。
美联储称美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3日表示,虽然疫苗接种为经济恢复正常带来希望,但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持续放缓,不平衡且不全面,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鲍威尔还说,美国就业市场改善步伐已经放缓,失业人数仍高达数百万,尤其是低薪员工、少数族裔美国人失业状况更加严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3日是俄罗斯祖国保卫者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位于莫斯科红场外的无名烈士纪念墓敬献了花圈,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
普京:俄军时刻准备好应对最艰巨挑战
普京当天发表致辞,赞扬俄罗斯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感谢了俄罗斯军人的尽职尽责。他强调,俄罗斯军队应该时刻做好应对最艰巨挑战的准备。
2月23日曾经是苏联建军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这一节日改为祖国保卫者日。当天,俄罗斯多地都举行了以军事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展览和活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国际社会应更加重视通过采取行动以预防进一步的气候变化,保护国家、社区和民众免受日益频繁和严重的气候影响。
古特雷斯敦促安理会成员国发挥影响力,以确保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伊朗中止履行核不扩散条约附加议定书
由于美国在规定时间内没有采取伊朗认可的解除制裁措施,23日,伊朗开始中止自愿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限制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活动的部分监督核查工作。伊朗外长扎里夫说,伊朗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但伊朗核设施的视频监控资料将不再像以前那样与这一机构定期共享。
法、德、英三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敦促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完全和及时的合作,并强调继续维护伊核协议。
俄称美涉“北溪”表态等同承认破坏竞争
据俄罗斯媒体23日报道,针对美国务院就俄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2”项目最新表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方的态度等于承认了其正在破坏自由贸易和竞争的基本原则。美国一直声称经济和能源不能被政治化,但事实却是美方让市场规则为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服务,而不顾其他主权国家的意愿。美国务院发言人近日表示,美方是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反对“北溪-2”项目,认为这将令俄罗斯扩大影响。
美得州电网负责人辞职
美国得克萨斯电力稳定委员会董事会部分董事23日宣布辞职,得州州议会原定于25日举行听证会,就大面积停电质询电网管理层和能源官员。得州上周遭遇冬季风暴,最严重时超过400万用户断电。《得州论坛报》报道称,其中4名辞职成员居住在得州之外,民众对这一现象表示不满。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3日报道,得克萨斯州仍有800万人面临饮用水供应质量问题,2.4万人完全断水。